近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召回多种标签错误的食品,这包括了生产日期、批号不清晰以及配料表标注不规范等等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就在于一些企业在经营上缺乏诚信,故意在食品标签上“动手脚”也或者是打码喷码设备选用不当。
据小编了解,《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生产日期应清晰、醒目、持久,不易涂抹、修改,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另外,食品配料应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等等,从而保证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而实际上,食品标签里的问题以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易于涂抹、更改居多,配料表标注不规范相对较少。那么,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不清晰,易涂改,除了企业个人缺乏诚信,故意而为之外,还有其它原因吗?答案当然是有,目前,不少食品加工企业在包装工序上,大多采用打码机。由于打码机使用简单、方便,预热后便可以使用,并且价格实惠,深受企业的青睐。
不可否认,打码机自动化打印效果明显,取代传统手工操作,在工作效率上是一种进步,但是其打码较为单一,只能用于较为平整的纸张、塑料袋等。倘若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产品是无法使用打码机操作。更重要的是,打码机打出的生产日期、批号等附着力不强,清晰度不高,易涂抹。虽说色带打码机在打印品质和清晰度上比其它打码机效果好,但是不适用于油性食品类的打码。显而易见,打码机很难满足《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生产日期、批号应清晰、醒目、持久等严格要求,同时也无法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市场包装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的食品包装喷码机可以很好地解决打码机存在附着力不强,清晰度不高等问题,便于消费者识别、查看。
食品包装喷码机同打码机一样,都是非接触式工作方式,不需要接触物体表面就可将生产日期、批号等相关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印至产品表面。不同的是,喷码机打印的字迹清晰、持久,不易涂改。除此之外,食品包装喷码机打印的范围较广,设置、修改方便。无论是生产日期、图像、字母,还是条形码、二维码都可以进行编辑。即便出现操作失误,只需要查找一下就可以进行信息修正,既能保证字体清晰可见,又方便修正,从而保证喷码效果。
不难看出,由于受到价格、技术或者其它观念因素,很多食品加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打码机。相比手工打印,打码机确实具有效率、价格等方面明显的优势,但是仅凭其优点是无法掩盖缺点,如附着力不强,字体不清晰。为此,企业要么改换成喷码机,要么不断完善打码机的综合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食品标签中相关信息的规范要求。